調研機構分析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的儲能行業(yè)和太陽能行業(yè)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但對美國能源行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可能有所不同。
美國羅仕證券公司(ROTH)高級研究分析師Philip Shen表示,中國多個省份的能源設備生產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停工,其中江蘇省擁有多個太陽能生產基地,這可能造成全球太陽能發(fā)電組件價格在短期內上漲。與此同時,調研機構Wood Mackenzie公司的分析師估計,中國電池產能可能會比先前預測2020年產量下降10%,即減少26GWh。
Street Institute能源政策高級研究員Josiah Neeley表示,疫情對中國能源行業(yè)的影響取決于持續(xù)時間以及蔓延程度。如果持續(xù)超過幾周或擴散到更多地區(qū),可能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美國的能源主要來自國內或其他國家,例如煤炭、核能、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因此不太可能對美國能源行業(yè)造成重大影響。
他說:“美國目前有多種方法可以減輕這種影響,如可以從其他國家采購電池和能源組件,或者在疫情結束后購買更多產品。
根據Wood Mackenzie公司的分析,預計中國鋰離子電池產能減少10%。該公司之前預測2020年中國電池產量將達到237GWh。但是由于疫情的影響,這個數字可能會下降。
Wood Mackenzie公司儲能主管Finn-Foley表示,人員限制流動將對中國汽車制造業(yè)和重工業(yè)造成影響。
Finn-Foley表示,中國電池產量下降對于美國儲能部署產生不利影響。他指出,由于推出激勵措施,韓國2018年儲能部署發(fā)展迅速,因此韓國電池廠商主要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這導致美國儲能開發(fā)商轉而更多地采用中國電池供應商產品。
而美國儲能市場將面臨電池供應緊張狀況,而供應短缺可能會導致電池價格上漲,而這種效應將逐漸傳導到儲能市場。
Finn-Foley表示,鑒于美國能源部最近啟動“儲能重大挑戰(zhàn)”計劃,其受到限制的時機也很重要,這一計劃側重于構建美國儲能技術供應鏈。隨著國際電池供應鏈風險越來越高,對于非鋰離子電池提供商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市場機會,可以進一步證明其電池技術從經濟和供應鏈角度來看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