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吉林油田已在新立、新民、新木等八大區(qū)塊300余口油水井實施酸化解堵技術,效果顯著。
酸化解堵技術是針對油水井井筒、射孔部位和近井地帶儲層的污染問題,采用酸化解堵技術進行解堵,恢復、改善近井地帶儲層的滲流通道,降低注水壓力,增加注水量,從而提高注水開發(fā)效果。
近幾年,吉林油田每年實施酸化解堵技術1000多井次,有效率80%以上,平均單井增油35噸,是助力水驅開發(fā)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
在水井酸化處理降壓增注技術研究應用方面,針對水井的井筒、炮眼和近井地帶儲層存在堵塞物污染而降低注水量,進而影響注水開發(fā)效果的問題,吉林油田在酸化解堵工藝優(yōu)化的基礎上,形成水井堵塞物酸處理降壓增注技術,為注水開發(fā)油田后期近井地帶儲層改造、有效注水等提供技術支持。
經過多年研究,吉林油田形成了油井酸化解堵引效增產技術系列。油井酸化解堵引效增產技術主要分為油井儲層近井地帶污染判斷技術,和油井近井地帶污染處理技術兩大類。前者是在儲層巖性及近井地帶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污染診斷軟件分析系統(tǒng)判斷污染程度和污染類型。油井近井地帶污染處理技術主要是針對儲層近井地帶的有機垢、無機垢、壓裂液污染、泥漿等污染,采用不同的配方體系,恢復、改善近井地帶滲透率,提高增油效果。
(本文轉自:中國石油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小編)